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以视频连线方式作主题演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出席并作主题演讲。论坛由上海市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共同主办,由易会满与上海市代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
据中国政府网,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美国运通成为了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外卡组织,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及银行卡清算组织朝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整体竞争力,提升我国银行卡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国内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来说,还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选择。
提前预告后,央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于月中如期而至,缩量续作的同时也打破了市场此次MLF“降息”的预期。来自央行官网消息显示,6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为期一年的2000亿元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本次操作中标利率为2.95%,持平上次。基于MLF的锚定作用,有市场人士认为,6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不过,伴随着掣肘货币政策宽松的因素正在减弱,6月仍是一个有利于引导“降息”的时间窗口。
“融资难”是困扰市场主体的老问题,对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问题尤甚。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并要求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类“直通车”如何既开快又开稳,直达中小微企业?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近期陆续推出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给出了答案。
由于投资者担忧美国新冠疫情可能加剧,美国金融市场11日大幅震荡,股市和油市出现暴跌,美元指数明显上涨,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受到投资者追捧。
日前,央行明确会在6月15日一次性续作当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债券市场有所反弹。
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连续发文,针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短兼顾、综合施策,推出一系列促进资金“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工具。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9个百分点,时隔8个月回到“2区间”;PPI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个月扩大0.6个百分点。
央行创设SPV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是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采取的临时性政策安排,是为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不能理解为量化宽松。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这其中,作为实体经济血脉的金融,被寄予很多新期望。
响应中央“六保”“六稳”精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6月5日,由浙商银行主承销的“链鑫2020年度联捷第一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下简称“链鑫联捷”)成功发行。项目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推出ABCP产品的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单集合型ABCP,发行规模1.2亿元,首期发行半年,后续可选择滚动发行。